風 向
氣象上把風吹來的方向確定為風的方向。因此,風來自北方叫做北風,風來自南方叫做南風。氣象臺站預報風時,當風向在某個方位左右擺動不能肯定時,則加以“偏”字,如偏北風。當風力很小時,則采用“風向不定”來說明。

風向的測量單位,我們用方位來表示。如陸地上,一般用16個方位表示,海上多用36個方位表示;在高空則用角度表示。用角度表示風向,是把圓周分成360度,北風(N)是0度(即360度),東風(E)是90度,南風(S)是180度,西風(W)是270度,其余的風向都可以由此計算出來。如左圖所示。
為了表示某個方向的風出現(xiàn)的頻率,通常用風向頻率這個量,它是指一年(月)內某方向風出現(xiàn)的次數(shù)和各方向風出現(xiàn)的總次數(shù)的百分比,即
風向頻率=某風向出現(xiàn)次數(shù)/風向的總觀測次數(shù)×100%
由計算出來的風向頻率,
可以知道某一地區(qū)哪種風向比較多,哪種風向最少。根據觀測發(fā)現(xiàn),我國華北、長江流域、華南及沿海地區(qū)的冬季多刮偏北風(北風、東北風、西北風),夏季多刮偏南風(南風、東南風、西南風)。
測定風向的儀器之一為風向標,它一般離地面10-12米高,如果附近有障礙物,其安置高度至少要高出障礙物6米以上,并且指北的短棒要正對北方。風向箭頭指在哪個方向,就表示當時刮什么方向的風。測風器上還有一塊長方形的風壓板(重型的重800克,輕型的重200克),風壓板旁邊裝一個弧形框子,框上有長短齒。風壓板揚起所過長短齒的數(shù)目,表示風力大小,F(xiàn)在,氣象臺站普遍采用得是我國自行設計制造的EIJ型電接風向風速計。
[上一頁] [下一頁]